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行業前景如何?
近年來,由于竹材具有資源可再生、能降解、易加工且強度高、成本低等優點屬性,且隨著竹材加工業的發展,其產品也由最初的手工制品發展到重組竹、竹集成材等竹材人造板,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家居等領域。

木竹建筑和建材的優勢
竹木建筑材料之所以能夠在木建筑中越來越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其低碳環保性能,符合綠色建筑大流行的趨勢。并且,竹木建筑材料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即具有可回收、再生產等特點。
與其它建筑材料,竹木建筑材料組織結構比較簡單,竹木的維管束和竹竿平行排列,因此,竹木建筑的抗劈性能較高,尤其是需要彎曲加工的建筑,竹木是最好的選擇材料。從力學的角度分析,竹竿上部強度較大,并且竹壁的外側比內側的力學強度大,故而,竹木也被譽為自然界中效能最高的材料。
也因此,建筑選材中,一定程度上,竹材能夠代替木材和金屬。而且竹木資源比較豐富,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比較容易加工,這也是竹木材料在木建筑中被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竹木建筑有著取材方便、成本較低、施工期短、結構占用空間少、質量優質、彈性好等優點,且竹木建材經久耐用,即使被損壞也比較容易修復,而且修復后的效果較好,木材料建筑物比較容易維護和更新,是木建筑行業首選的建筑材料,構建真正意義上的低碳建筑、綠色建筑。
竹與木的搭配
竹木材料是屈指可數的負碳排建筑材料,竹木結構建筑集綠色環保、輕質高強、耐火抗震、易加工建造等優勢于一身,是當代建筑行業的新趨勢。
但是,早在在古代,人類對工具的使用尚不成熟時,古人就已會選用柔韌性極好的藤條,將原木/原竹搭接后綁扎,形成了早期的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這也是竹木結構最原始的連接形式——綁扎連接。
如今,現代竹木結構技術發展也已是日新月異,除常見的低層建筑和園林小品外,越來越向大跨、多高層等建筑方向發展。完全裝配式的建造方式使得連接節點成為實現高度和跨越跨度的關鍵。
例如,竹與木的搭配就是空心與實心的搭配。采用竹木復合材料的建筑,其外觀是竹材,從建筑的強度和加工特性以及穩定性的角度來分析,其它竹材不能與之相比較。而竹木復合建筑材料加工過程比較簡單,竹木的竹節內部有節板,加工竹木復合建筑材料時除去節板即可,把加工好的圓形木棒插入竹筒作芯材,竹筒與芯材之間會有縫隙,這個縫隙可以用樹脂來填充,使竹筒和芯材構成一個整體。
與此同時,由于竹木資源比較豐富,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比較容易加工,這也是竹木材料在木建筑中被廣泛應用的原因之一。例如,木規格材具有可彎性,并且力學強度較大,在建筑中能夠有效滿足墻骨和屋架等各種要求,而常規的SPF規格材通常被竹木規格材代替。
小結
根據住建部2019年發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是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
綠色建材是綠色建筑的重要基礎,發展綠色建材能夠助力節能降耗、清潔生產,提升建筑工程品質,是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有效途徑。當前,隨著我國大力推進綠色發展,綠色建材也正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
而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具有低碳環保、抗震減災、施工便捷、可循環可降解、傳承民族文化等獨特優勢,在綠色建材快速發展的當下,加之我國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產業已經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產業也將迎來利好的發展期。